365劉晶晶教授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發表論文

發表時間: 2024年02月27日

近日,365劉晶晶教授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CWOS期刊SCI一區,IF: 4.4Scopus期刊數據庫一區,CiteScore8.3,中科院SCI期刊JCR二區)發表了題為“A possible critical heating from decay reaction and new upper limits of the magnetic monopole flux for the supermassive white dwarfs”的研究論文。

磁單極子是理論物理學弦理論中指一些僅帶有N極或S極單一磁極的磁性物質。帶有基本電荷的電子在宇宙中存在,啟發了物理學家開始了尋找磁單極粒子的工作。雖然磁單極子還沒有能在實驗上得到證實,但它仍将是當代物理學上十分引人注目的熱點研究和前沿課題。磁單極子将成為解決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重大問題的突破口,磁單極子的存在,将對電磁理論,物理學以及天文學的基礎理論的突破發展,對宇宙的起源和發展将産生重要影響。

劉晶晶教授在考慮溫度對熱核反應的影響和白矮星質量半徑關系的基礎上,研究了宇宙中25個超大質量白矮星俘獲磁單極子流量的新上限,基于構建磁單極子催化質子核衰變的理論模型,讨論了這些超大質量白矮星内部熱源供能難題。結果表明,這些超大質量白矮星俘獲了大量宇宙太空中飛行的磁單極子,磁單極子穿透白矮星大大催化了其内部的質子衰變而放出大量的核能。這些衰變核能通過加熱超大質量白矮星以防止其冷卻并有效延緩它們快速走向死亡。

據了解,劉晶晶教授近年來主要從事原子核物理、高能核天體物理、中微子與磁單極物理等領域的研究。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SCI收錄70篇;曾榮獲2023年國際學術組織ScienceFather頒發的“Best Researcher Award”,海南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獎、海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海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第九屆海南省青年科技獎等獎項;榮獲海南省第八屆優秀科技工作者、海南省優秀教師、入選海南省南海名家人選、海南省領軍人才、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三亞市優秀專家等榮譽稱号。

 

論文鍊接: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140/epjc/s10052-024-12402-8

DOI: 10.1140/epjc/s10052-024-12402-8 

相關附件: